漢斯·克里斯汀·安徒生(Hans Christian Andersen,1805年4月2日~1875年8月4日),又譯漢斯·克里斯蒂安·安德森等,19世紀丹麥童話作家,被譽為“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”。代表作有《堅定的錫兵》《海的女兒》《拇指姑娘》《賣火柴的小女孩》《醜小鴨》《皇帝的新裝》等。
安徒生出生於歐登塞城一個貧窮的鞋匠家庭,於聖庫努德教堂受洗,童年生活貧苦。父親是鞋匠,母親是傭人。早年在慈善學校讀過書,當過學徒工。受父親和民間口頭文學影響,他從小愛文學。11歲時父親病逝,母親改嫁。為追求藝術,他14歲時隻身來到首都哥本哈根。17歲發表詩劇《阿爾芙索爾》,嶄露才華。因此,被皇家藝術劇院送進斯拉格爾塞文法學校和赫爾辛歐學校免費就讀。歷時5年。1828年,升入哥本哈根大學。畢業後始終無工作,主要靠稿費維持生活。1838年獲得作家獎金——國家每年撥給他200元非公職津貼。
安徒生文學生涯始於1822年的編寫劇本。進入大學後,創作日趨成熟。曾發表遊記和歌舞喜劇,出版詩集和詩劇。1835年出版長篇小說《即興詩人》,為他贏得國際聲譽,是他成人文學的代表作。他的作品《安徒生童話》已經被譯為150多種語言,在全球各地發行和出版。
1875年8月4日上午11時,安徒生因肝癌逝世於朋友的鄉間別墅,享年70歲。
基本介紹
中文名:漢斯·克里斯汀·安徒生外文名:Hans Christian Andersen別名:漢斯·克里斯蒂安·安德森國籍:丹麥出生地:丹麥菲英島歐登塞市出生日期:1805年4月2日逝世日期:1875年8月4日畢業院校:哥本哈根大學職業:作家代表作品:《拇指姑娘》《賣火柴的小女孩》《醜小鴨》《海的女兒》等主要成就:被譽為現代童話之父信仰:基督教
人物經歷,個人生活,主要作品,小說,劇本,遊記,自傳,詩集,童話,出版圖書,創作特點,主體思想,藝術特色,人物評價,後世紀念,
人物經歷1805年4月2日,漢斯·安徒生出生於丹麥歐登塞城一個鞋匠家庭。1811年,天空出現彗星,後來安徒生以這件事寫了童話《彗星》。1816年4月,父親去世;同年,在一所慈善學校讀書,母親改嫁。1819年,前往哥本哈根尋找自己的理想,開始了個人奮鬥的生涯。1822年,創作悲劇《維森堡大盜》和《阿芙索爾》,申請到皇家公費,得到劇院導演約納斯·科林的資助,就讀於斯萊厄爾瑟的一所文法學校。創作《青年的嘗試》一書,以威廉·克里斯蒂安·瓦爾特的筆名發表。1826年,隨教會學校校長梅斯林一起遷往赫爾辛格。1827年,回到哥本哈根,發表詩作《傍晚》和《垂死的孩子》。1828年,通過考試,被哥本哈根大學錄取。1829年,發表浪漫主義作品《阿瑪格島漫遊記》。1830年,出版詩集,其中附有一篇童話《鬼》,後來改寫為《旅伴》。1831年,到德國旅行,並出版了旅行隨筆式詩集《幻想與速寫》和《旅行剪影》。1832年,發表童話《跳蚤和教授》、《老約翰尼的故事》、《開門的鑰匙》、《跛子》等。1833年,到法國旅行,並與海涅相識。母親因病去世。1835年,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《即興詩人》,並出版了兩部童話集。1836年,出版長篇小說《奧·特》。1837年,出版第三部長篇小說《只不過是個小提琴手》,出版第三部童話集,並將所出的三部童話匯集成總集。1838年,到瑞典旅行。出版新一集童話的第一部。次年出版第二部。1840年,劇本《黑白混血兒》首演獲得巨大成功。發表童話《沒有畫的畫冊》和《惡毒樹》。1841年,出版童話集《一位詩人的市場》,包括《錢豬》、《永恆的友誼》、《荷馬墓上的一朵玫瑰》等三篇童話。1842年,出版新一集童話的第三部。1843年,與珍妮·林德相識。結識大作家大仲馬、雨果、巴爾扎克等人。1845年,出版《新童話集》。安徒生塑像1846年,出版自傳《我的一生的童話》,以後曾加以修訂再版。出版《新童話集》的第二集、第三集。1847年,到英國旅行,與狄更斯相識。出版童話第二總集的第一部。1848年,出版第二總集童話第二部。在英國與丹麥同時出版長篇小說《兩位男爵夫人》。1849年,創作童話《亞麻》,發表童話劇《比珍珠和黃金更珍貴》。1850年,創作童話劇《夢神》。1851年,出版《在瑞典》。1852年,開始以《故事集》新書名發表童話和故事。1853年,出版第二部《故事集》,並補充增訂自傳《我的一生的童話》。1855年,出版有彼得森插圖的故事集。1856年,出版增訂的由彼得森插圖的故事集,並增加了《光榮的荊棘路》、《猶太女子》等童話。1857年,出版長篇小說《活下去還是不活》。聖誕節出版《新故事》第一集。1858年,出版《新故事》第二集。1859年,出版《新故事》第三集。1861年,出版《新故事》第五集。1862年,發表童話《古教堂的鐘》。1864年,丹麥與德國發生戰爭,丹麥戰敗,有一年多未出版童話集。1865年,出版《新故事》第七集。1866年,出版《新故事》第八集。1867年,故鄉歐登塞舉行盛大集會.授予安徒生“榮譽市民”稱號。1865年,出版《新故事》第七集。1868年,發表童話故事《小小的綠東西》、《小鬼和太太》、《樹精》等,並寫成《童話的來源與系統》一文。安徒生之墓,哥本哈根。1869年,發表《爛布片》、《創造》、《彗星》、《陽光的故事》等童話。1870年,發表《幸運可能就在一根棒上》、《曾祖父》、《幸運的貝爾》等童話。1871—1873年,最後一批童話集出版。1875年,4月13日,丹麥國王為其舉行70歲壽辰慶祝會。1875年8月4日上午11時,安徒生因肝癌逝世於朋友的鄉間別墅。喪禮備極哀榮,享年70歲。(圖冊來源)個人生活安徒生父親是個窮鞋匠,曾志願服役,抗擊拿破崙·波拿巴的侵略,退伍後於1816年病故。當洗衣工的母親不久即改嫁。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一生未結婚。他將自己畢生的時間都耗費在了童話上,他不願意去接觸外人,他十分自卑,認為自己不僅相貌醜,還窮。在臨終前不久,安徒生曾對一位年輕作家說:“我為自己的童話付出了巨大的,甚至可以說是無可估量的代價。為了童話,我拒絕了自己的幸福,並且錯過了這樣的一段時間,那時,儘管想像是怎樣有力、如何光輝,它還是應該讓位給現實的。”1836年的安徒生畫像。